凤凰卫视
凤凰汽车>新闻>正文

“官爷车”走向黄昏、退出舞台已是必然

2013-12-31 00:46:00
来源:机动车驾驶人信息服务网 作者:综合报道

卫懿公当国,政治腐败,连他的宠物也乘上了官员乘坐的轩车。在狄人攻卫之际,众人一哄而散,说“让您的宠物去打仗吧”。

没错,这是一个带有警醒意义的故事,一个关于“官爷车”的历史故事,却也追溯出当下公务车改革的本源。

从先起,座驾似乎就并不只是官员的代步工具,诸侯公卿皆以乘坐马车为体现身份的一种标志。车的优劣和权的大小成正比,车越好者,权越大;无车可坐者,自然也就无权可掌。

时光穿梭千年,此风更甚。在当下很多人印象当中,公务车似乎成了豪车的代名词。而随之而来的“车轮上的腐败”也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关注。

据《明史》记载,有一次,有司奏请,要把朱元璋乘坐的轿子装饰一下,需用黄金若干。朱元璋说,不必了,用铜就可以。臣下讨他的好,“陛下,即使用纯金,又 能费多少?”朱元璋说:“朕富有四海,岂吝乎此?然所谓俭约者,非身先之,何以率下?且奢侈之原未有不由小至大者也。”反观国外,英国政府有着相当严格的 公务车管理规定,就连首相座驾也不会享受“警车开道”、“交通管制”的待遇;日本的政府部门公车数量极少,日本总务省的2000多名工作人员只有52辆公 车。因此,对于我们而言,如今是时候撕下长久以来公务车外壳下“官爷车”的标签了。

于是,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后,公车改革成为治理“三公”中的重中之重。自去年中央政治局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后,一股清风吹进踟蹰不前的公车改革之 路。延续中央政治局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,各省相继出台执行规定和实施细则。尤其是中共中央、国务院于近日印发的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 (下称《条例》)指出取消“一般公务用车”,更被称为公车改革破冰之举。

回顾公务车改革二十年,此前包括国家部委在公车改革的规范性文件中,对 “一般公务用车”采取的大多是控制使用、限缩标准、数量、职级的方式。此次《条例》首次明确对“一般公务用车”提出彻底剔除,意义非同一般。从某种意义而 言,取消“一般公务用车”不仅是政府发出对“车轮上腐败”宣战的强烈信号,更意味着公务用车将回归其本来面貌。

公务车,是指国家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为了执行国家公务而专门配备的车辆,是国家公务机关为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效率、以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工具。在不同的 朝代、历史背景之下,公车一直戴着“特权”的帽子,而公车采购也一直是重豪华品牌、讲排场,公务车甚至成为某些官员炫耀身份的资本。不得不承认,公务车人 为地被贴上了代表身份、特权以及高高在上的标签后,摇身变回了“官爷车”。此次“取消一般公务用车”的规定可谓“打蛇打七寸”,杜绝了“官爷车”再回历史 舞台的可能性。

治人者先治心。尽管“官爷车”的身份已被摒弃,但官员心里面的“官爷车”却并没有取走。当下官员对公务车使用的心理转变是公务车改革最大的挑战之一。不配 公车了,失去了召之即来的特权感不说,还面临平民化的出行选择,也许还要亲身体会“抢的士”、“公交变形记”的艰辛。更有甚者甚至担心,基层调研时再没有 浩浩荡荡的车队,自己的影响力会不会随着公车的取消而打折?事实上,这种心理的转变正是“官爷车”向公务车过渡的必经之路。撕掉特权心理的标签才能还原公 务车这一交通工具的本来面目。政府仍可以采购公务用车,但目的是为了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效率,决不可本末倒置。

公车改革之路走到这里,环顾一周,赫然发现:一个思路清晰的未来,远远比糊涂自得的当下有价值。如今,公车改革明确了市场化的方向,《条例》延续中央“把 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”之思路,坚持社会化、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,使得取消“一般公务用车”更有政府和市场改革双重效应。此次公车改革 的方向确立,主张实行社会化提供,由市场来调节。从长远角度而言,公务车采购市场化对于汽车行业是利好消息。伴随着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,公务车采购区域 垄断的行为也将逐步减少,竞争愈来愈充分,有望为汽车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。

在公务车市场化的大势之下,“官爷车”走向黄昏、退出舞台已是必然。然而撕掉“官爷车”这一沉重标签的公务车却应担起新的历史使命。按照国际惯例,公务车 采购本土品牌借以提升本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的做法非常普遍,这一点,在不少国家早已得到了深入的落实。印度总统座驾是“大使”牌,档次相当于中国的夏利, 即使外国元首来访,也一律要用国产车接待;韩国公务用车是清一色的国产品牌,其中现代车居于首位;日本天皇、首相和大臣的“座驾”都由丰田日产等提供。 对比之下,我国政府也需要展现公务车应有的垂范作用。因此,《条例》之外,跋涉已久的公车改革是否能够带动自主品牌拨云见日,颇令人期待。

纵观一场改革,不仅需要决心,也需要执行力和操作层面的支持。无论是堵或疏,若无改革过程中的精细化操作,势必将流于过场。最为明显的例子,为了减少改革 阻力,对车改采取差异化补偿的声音不绝于耳。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性的问题:公务车到底是福利待遇还是工作需要?显然,答案是后者。但是温州以及其它地方实 行的公务车改革货币补贴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福利待遇。此外,还有极个别情况发生,即用车补贴拿了,但是通过别的渠道仍然对公务车照买不误。这种公务车改革形 式化的做法简直是变相的腐败,公务车改革变成了腐败的升级版。因此,在汽车分析师张志勇看来,“公务车改革成货币化补贴,根本不是补贴额高不高的问题,而 是应该不应该存在的问题,答案当然是不应该存在。”可见,“阳光下的特权”是时候需要彻底根除了。

此时,中国公务车改革已不再是一个彷徨者,站在深水流动的岸边,平静的水面下是一股股暗自涌动的力量。这些力量终将汇成洪流,推动中国社会的巨轮驶向更为 健康的方向。未来人们在回忆的时候,可以清晰地描绘出公务车改革发展的脉络,希望当下的改革能够成为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而公务车能否真正褪下本不该有的 光环,万众期待。

凤凰汽车实时询价帮你寻找本地最低价

本周热门车降价推荐

相关阅读

网友发表评论:

登录注册
0/300 字

网友评论

条/共
    0/300 字